近日,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发文表扬2023年度在攀枝花市德育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我校荣获“全市德育管理表现突出单位”称号,我校教师刘刚获“攀枝花市表现特别突出的班主任”称号,李丽娟获“攀枝花市德育工作表现突出教师”称号,杜伊凡和陈益吉老师获“攀枝花市班级管理表现突出班主任”称号,王其彬获“攀枝花市师德考核表现突出教师”称号。
2023学年,我校德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方向,扎实有效地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我校实施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德育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拓展,更在实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提升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刚老师从2009年开始连续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带出了12届、15届、18届、21届和24届共计252名班级毕业生。担任班主任期间,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职业准则,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履行班级管理职责,所带班级学风浓、班风淳,所带学生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肩上有责任。2021年9月,担任攀枝花市七中2024届文科励志班班主任,历次统考均两人以上入围全市文科总分前10名,四期考试班级学生易希蕾勇夺攀枝花市文科总分第一名。班级先后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市级“先进班集体”、团市委“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班主任工作中,一方面,注重思考和创新,积极参与相关研究。2015年04月,获攀枝花市中学主题班会优质课展评二等奖;2022年3月,主研的省级课题《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增值评价实践研究——以“自主发展”为例》完成开题,目前正进行中期检测。另一方面,积极示范带动,帮助青年班主任发展。2022年2月,担任攀枝花市七中班主任技能大赛评委;2023年7月,向年级班主任做《知行合一,赋能增效》班级管理专题讲座;2023年8月,在攀枝花市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做题为《内外兼修,向阳而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专题讲座。
教学工作中,钻研学法教法,赋能提质增效。17年来,2次四川省高中地理论文竞赛一等奖,16次攀枝花市期末统考试题命制,1次攀枝花市中考试题命制,2次攀枝花市《高考试题分析与启示》编撰;主研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结题市级课题1项;《高校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地理》编委,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专题讲座十余场是他交出的答卷。
李丽娟同志热爱本职工作,作为班主任、德育和艺体科科长,立足学生实际,积极思考破解德育难题的方法与路径,努力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路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德育工作改革,组织构建了以“利他”为核心的海浪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将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将有益于社会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学校德育搭建了以社团课程为核心的芳草活动课程及以家校共育为核心的春晖家长课程。形成了甘霖德育课程为引领,芳草活动课程为辅助,春晖家长课程为支撑、沙塔管理课程为依托的七中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她不断推动德育工作创新,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组织遴选招募了33名首批家庭教育讲师,不断优化春晖家长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实效。自2024年10月春晖家长课堂启动以来,共举办38场,6000余人次家长亲临现场参与学习,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2024年4月19日《教育导报》专门对七中春晖家长课堂进行了报道。
杜伊凡老师,2007年进入攀枝花七中工作至今,担任了11年的班主任,已毕业的三届学生在高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同类班级中位列第一。
在价值引领方面:始终坚持“凭良心做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理念,擅长运用心理学知识激励学生。坚持做一个“有激情、有温度”的班主任,致力于培养学生“乐观、团结、坚持”等优秀品质。积极推动高质量的家校共育。将线上和线下家访落到实处。
在班风建设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操作:组建班级管理团队和家长委员会;细化班级常规管理;抓住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后总结及表彰主题班会……
在助优扶困方面:独创了班级特色的活动:“专属定制手环”和“签订帮扶合同”。
在班主任带培方面:多次在学校﹑年级进行了班主任工作的主题发言和经验分享。
在班主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每年坚持撰写班主任教育案例,其中《一个重组家庭学生的成长之路》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80、90”青年教师育人故事征文比赛活动。
陈益吉老师,参加工作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以人为本,注重德才兼修,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近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广泛认可。在学校内多次组织和分享优秀班主任教学教育理念,获得一致好评。
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出一条“主题教育、主动发展”、“心理教育、和谐发展”、“家校共育、促进发”的教育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增强班级凝聚力,调度学生积极性。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关注心理异常学生,以家校共育为载体,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在各级的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投身课堂改革,以学校现代化教育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投身传帮带及示范辐射作用,对新进教师在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中精心指导。
王其彬老师参加工作以来,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任劳任怨,人际关系和谐。在课堂教学改革、教研科研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教学成绩优秀;多次承担各级公开示范课、骨干教师献课;参加2023年“四川省中学数学文化种子教师研训”活动,并获得优秀学员;参加2023国培项目”攀枝花市县级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论文、微课均有市级获奖。
指导曹建军老师数学教学工作,指导青年教师梅忠敏数学教学工作,在东区教师公招活动中承担评委任务,2022年攀枝花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市级决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