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我的教育感言丨陈晶:大鹏展翅,直上青云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4-09-13 点击率:734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璀璨的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似温暖的阳光,呵护每一个年轻的梦想。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亦师亦友,引领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校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系列主题宣传。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近优秀教师——陈晶老师的世界,一起聆听她的教育感悟。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第40个老师节隆重来临。在这个喜庆的时刻,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里衷心祝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于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工节日快乐!也祝我自己快乐!今天,我有三点感悟要与大家分享。
首先,感恩学校,共同成长。七中是一所好学校,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众多优秀的教师。学校给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足够大足够高的平台,青年教师要抓住并珍惜这个平台,吸收这里的能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我的教育生涯就得利于这个平台:很幸运,1992年我大学毕业又回到母校教书。于是和母校风雨同舟32载,学校的发展与我的成长休戚相关。在学校的培养下我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教师、班主任、德育主任、年级书记,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有我的见证和努力,骄傲的同时更加感恩母校。所以,与学校共成长,用你的奋斗和拼搏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在七中这所优秀的学校去实现你的教育理想吧。借此平台大鹏展翅,直上青云!
其次,踏实奉献,厚积薄发。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心理素质过硬、专业知识过硬、教学能力过硬、管理能力过硬。优秀的平台必然需要优秀的教师,所以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一直坚持高质量严要求。年轻人要经得住历练,要吃得起苦,要静得下心,要沉入教材知识点当中去,要深入学生心里去,要走进别人的课堂,博取众长,厚积耕耘,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七中在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可谓残酷,我高校毕业8年才第一次上高三,工作10年后才有机会上励志班,但是厚积薄发,以后的发展就非常顺遂了。能吃苦,善学习,有温度,是老七中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我只希望每个选择当教师的人,尤其是在七中当教师的人,在退休时都能如我这样由衷的说一声“此生不悔做教师“!
第三,迎接挑战,砥砺前行。学校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政策的调整、社会的期许、高考的成绩等等,学校的发展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青年教师要做好与学校风雨同舟的思想准备。2005年,我第一次上高三的励志班,因为前一年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所以社会舆论压力非常大,为了保状元保名校,学校开展了针对性教学,可谓”针针入穴,痛入骨髓“,但事实证明,这一举措真的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率,当年高考自然大获全胜。我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面对挑战不要慌,科学谋划,群策群力,领导与教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双向奔赴才能和谐发展,共创辉煌。最后,再次祝贺各位节日快乐!祝愿七中越来越好,大鹏展翅,直上青云!祝愿老师们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