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七中教师风采丨韩先才:潜心教育,追求卓越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4-09-10 点击率:7477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璀璨的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似温暖的阳光,呵护每一个年轻的梦想。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亦师亦友,引领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校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系列主题宣传。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近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韩先才的世界,一起聆听他的教育故事,感悟他的教育情怀。
韩先才
韩先才,男,正高级教师,1988年参加工作,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韩先才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坊”坊主,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攀枝花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攀枝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语文学科带头人,攀枝花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出版3部专著,参编著作4部,发表文章多篇。指导4人参加省级赛课获一、二等奖,多次在省内外上示范课,多次在省市内外做学术交流。
潜心学习 不断提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从走上教师岗位,韩先才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要胜任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自我的修炼与完善。
1989年9月,刚入职一年,韩先才就获得了到福建省福州一中跟岗学习半年的宝贵机会。正是这半年时间,让初出茅庐的他眼界大开——不仅见识到了全国先进的语文教育样态,也为他未来的语文教学打下了亮丽的底色。在这次学习中,他感受到了内地与沿海在教育上的差距,也意识到:原来一门课程的教学是要讲究路径和方法的,而不能仅凭感觉。
精研深耕,孜孜以求。2010年、2012年韩先才先后前往山东昌乐二中、河南西峡一高“求取真经”,他们的新课堂模式和新课改理念使他深受触动,也帮助他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践行素质教育,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追求从此成为他的执教坐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不断学习,他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艺不断提升,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骨干教师,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精益求精 超越自我
众所周知,在高中,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语文学科很受“歧视”,可谓“宝宝心里苦,宝宝很委屈!”学生往往把数理化等学科作业做完了才会“瞧一眼”语文。困境之下,如何破局呢?“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让学生通过语句、文本的学习,进行大量的联想和想象训练,习得更丰富、更广阔的人文素养。”韩先才认为,语文老师就得靠对文本不一样的讲解和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亦师亦友亦知己,半慕半尊伴一程。”初心不泯,匠心育人。他的脑海里装满了各种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锦囊妙计”。比如让学生写周记,给学生命题写“我和我的家庭”等小文。作为班主任,还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走进学生的“神秘花园”。又如由他出资,让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组织清明节活动,并配有详细方案、课件汇报、分享感悟。他还乐此不彼地在班级开展成语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课前五分钟演讲等;步入高三,为了更直接“接轨”高考,课前演讲就换成了关键词评述、时事短评等训练。
躬耕杏坛育桃李,培根铸魂育新人。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青春无悔。韩老师从青葱少年到青丝染霜,可谓桃李满天下,教过很多圆梦名牌大学的莘莘学子,但是相较于名校录取率,韩先才更看重的,是他的语文学科能教给学生什么,特别是他们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仍然有用的东西。“当老师,至少要做一个有想法的人。”话语掷地有声,传道授业的初衷不改!
庄子曾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字里行间流露出辩证之美。“语文当然重要,但这种重要不是说可以直接为你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人文学科的作用,就在于启发思考、提高素养、含孕情操,可以让人心境更开阔、人格更有魅力。”韩老师经常对学生娓娓道来,“如果你想要把生命过得更有质量、更幸福,就一定把语文学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这样的身体力行,让他的课充满了语文味,备受学生欢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从小,我就梦想成为钦慕的语文老师的样子。”韩先才很欣慰自己也成为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好老师。
研究助力 追求卓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站上讲台,韩先才从未产生过一丝丝更换职业的念头。在他看来,教师专业成长,是需要有职业理想的。韩老师也有他自己的“三重境界”——“这个理想不一定要多么高大上,不一定非要做教育家,但至少要做一个有想法的人,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他时刻牢记:当老师,首先要有热爱,绝不能仅仅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第二要踏实,能静下心去钻研;第三,还要有一点情怀,“做教育,还是需要一些看起来傻傻的人。”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成长道路上,韩先才从未停下学习、钻研的脚步。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韩先才说,在省市教研员的引领下,他对语文教学的科学认识和深入研究不断进步。他领衔了“四川省韩先才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坊”和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一边研究教学,一边研究理论, 韩先才相继主研了“三助五段式云课堂教学机制建设”课题、国家级课题子课题《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实践研究》、省级电教课题《基于云课堂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等,还深入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可谓硕果累累。这些阅读和研究,极大地提升了韩先才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2019年,因为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工作成绩突出,韩先才被评为首届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并晋级为正高级教师。
韩先才的教育理念是“培育真诚和自信,追求卓越和崇高”,几十年来,他一直这样教育学生、警醒自己。“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借用《诗经·汉广》中的名句,韩先才形容语文教育“学海无涯”。“在语文教学这条宽广的大河里,我有幸撷取到了几朵浪花,希望后来者可以找到更多渡河手段和工具,更加从容自在地徜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