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

教师风采

致敬40年·七中教师风采丨时金柱:坚守思政育人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4-09-09 点击率:7436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璀璨的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似温暖的阳光,呵护每一个年轻的梦想。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亦师亦友,引领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校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系列主题宣传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近攀枝花市2024年表现突出的教师——时金柱的世界,一起聆听他的教育故事,感悟他的教育情怀。
时金柱
     时金柱,男,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出生,哲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7年,现任市七中思政课教师、第二教学部主任。自任教伊始,始终肩负班主任及政治教学的重任。他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致力于教学方法的钻研与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慈爱之心滋养学生心灵,以真挚情感赢得家长信任,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校和同行的广泛赞誉。
个人荣誉

个人荣誉

四川省杨鸿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

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提名

四川省高中政治优质课一等奖

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优秀奖

攀枝花市心理健康优质课一等奖

攀枝花市青鹏人才

攀枝花市第五类人才

攀枝花突出贡献教师

攀枝花市2024年表现突出的教师

攀枝花市东区最美劳动者

攀枝花市基层理论金牌宣讲员

攀枝花市青年讲师团成员

潜心教学,探索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始终认为,在给学生一杯水之前,首先要把自己的那桶水蓄满,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深知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更要做知识的生产者,从2020年开始参加四川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培训班,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树立“大思政课”意识,结合攀枝花本土的红色资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做学生进步的“领路人”,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人生的“同行人”,这是时金柱老师孜孜追求的教育信念。“好的思政课,一定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政课”。为了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他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在他的思政课堂上,唱红歌、演情景剧、辩论赛、时政分享、家长小课堂等多种形式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好评如潮。此外,他积极推动思政课堂向课外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让三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同时也成就了一节节妙趣横生、别开生面的思政“金课”。2017年,他获得四川省高中优质课展评一等奖,此后连续3年获得四川省“一师一优课”省级奖项,所授多个思政课例入选攀枝花市名师大讲堂和“国培计划”项目。2022年开始参与《攀枝花精神育民族栋梁》地方思政课程资源编写,强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2023年获得攀枝花市思政学科微课大赛一等奖、四川省二等奖、攀枝花市“廉洁教育进校园”思政微课二等奖。先后在全市做《多元融合,育人育心》《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建议》《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与思考》等专题讲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时节如流,岁月如居。栉风沐雨迎来遍地花开,埋头苦干迎来累累硕果,砥砺前行迎来翰墨飘香。“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任教以来,所带政治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全市政治单科第一名,他的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同行赞赏,被评为攀枝花市突出贡献教师。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22年,加入四川省杨鸿卓越校长工作室,积极构建“学校、班级、学生”一体化思政教育网络,加强学校思政课体系建设,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反思和研究,2021年主研市级课题《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2022年以来参研省级课题《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增值评价实践研究—以“自主发展为例”》《高中生成功家庭案例个案研究》,参研的省级课题《“一体两翼双驱联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获得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度阶段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得四川省高中思想政治论文三等奖、家庭教育论文三等奖,参加编著学科教育专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研究》,现已出版发行,正在参与《新高考-升学规划必读》教师版编写。  
   

关爱学生,以德施教‍
     “倾尽丹心育桃李 奉献真爱铸师魂。”“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热爱孩子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时金柱除了是一名思政课教师,他还是几十个孩子的班主任、一千多名孩子的年级主任。人们常说,“教育从来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在众多学生心中,时老师就是温暖的代名词。工作以来,他将多名心理问题、家庭问题严重的学生放在自己的班级来带,将重任担在肩头。他经常说“把别人带不了、管不住的孩子,放在我的班上吧,再给孩子一次机会,让家庭看到希望”。2023年9月10日教师节的晚上,他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来自于杨某同学的转账红包。杨某同学出生农村,本身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父母在外打工,收入微薄,时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她交流,不断鼓励她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成就自我,让原本有重度心理抑郁的她能够顺利的毕业。高考结束后,杨某同学考入四川某高校,可一年8000元的学费让她全家一筹莫展。时金柱得知后,主动联系杨某同学,帮助她缴纳学费。在大学期间,杨某同学每年都会获得奖学金,2023年的教师节,她终于用奖学金还完了学费。那晚他们聊了很久,聊到了这些年大学的努力和不容易,聊到了对今后人生的畅想,时金柱鼓励她说:“一切都会随着你的努力好起来的。”“大爱无言,大音希声。”正是时老师的一路同行、默默陪伴,让学生在求知路上不再迷茫,让每个学生笑靥如花。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我爱教育,也爱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路上会有很多困惑,很希望我就是那个可以为他们解惑的人。”作为班主任,他积极营造班级的家庭氛围,多年来坚持家访,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他组建班级学生微信群,与大家携手共同解决问题,在他温暖的陪伴下,分班时重度抑郁的学生,已经有3人转为中度或轻度,患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也可以慢慢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眼里开始慢慢有了光亮。2024年高考结束,这些曾经抑郁的孩子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开启人生新篇章。

2022年以来,他先后在全市做《家校共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点亮每个孩子的未来》等主题德育工作讲座,引起广大同行的深刻共鸣,让更多的德育工作者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辐射引领,共同发展‍
      “独行虽快,众行至远。”诚然,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一群人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作为一名资深的思政教师,他既坚守思政课三尺讲台,又去陪伴年轻老师“求取真经”,他承担着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同时他还担任了2021、2022、2023、2024年全市新教师培训导师工作,帮年轻教师把脉问诊,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倾囊相授,引导青年教师茁壮成长。2023年成立市七中薪火名师工作室,指导李炎获得攀枝花市高中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指导陈奕洁获得省一等奖。自2021年以来,他还先后在丽江市、木里县、市实验学校、米易高中、泊森高中等做《向阳而生,逆行成光》《活成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等教育专题讲座,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传播到更多的学校,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2023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四川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网络点评评委、四川省微课大赛攀枝花赛区评委、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攀枝花赛区高中主评委。

作为攀枝花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市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金牌宣讲员,每次有宣讲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基层一线。为了提高理论宣讲质量,他博览群书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拓展理论宣讲的深度和广度,他走进群众生活,丰富宣讲案例,让理论宣讲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2023年,他代表攀枝花市教体系统参加全市理论宣讲决赛,获得金牌宣讲员称号。自202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数十场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将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在人们心里,让理论之光照亮每名党员、每位师生,推动全市理论宣讲工作再上新台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常说:“作为一个老师,只要学生有需要,我就应该立即去做。”他用智慧浇灌莘莘学子,凭借课堂上生动精彩、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学生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他用爱心温暖幼小心灵,以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一路走来,他贯通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风采与责任担当!

时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以匠心守初心,笃行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