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七中教师风采丨刘刚:固守初心,砥砺前行 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4-09-09 点击率:736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璀璨的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似温暖的阳光,呵护每一个年轻的梦想。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亦师亦友,引领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校特别推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系列主题宣传。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近攀枝花市表现特别突出的班主任——刘刚老师的世界,一起聆听他的教育故事,感悟他的教育情怀。
刘 刚
男,汉族,高级教师,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高中地理教师、班主任、第二教学部副主任。2009年开始,连续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期间,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职业准则,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履行班级管理职责,所带班级学风浓、班风淳,所带学生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肩上有责任。
个人荣誉
攀枝花市市级骨干教师;
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学能手;
攀枝花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攀枝花市七中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
市级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班主任;
四川省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固守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
刘刚巡查完男寝,时间已来到23:30,浸润着凉凉的微风,漫步在静谧的小路,浓墨一样的夜色浸染整个校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身体的放松让他无比惬意,内心不由得泛起满满的幸福感。看着书山钟楼印出的浅影,透过钟楼顶部氤氲的灯光,转动的时针提醒他大学毕业已17个年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是他第一个教师节收到贺卡上的一句话,也是他在工作中不断勉励自己的一句话。17年,他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毛头小伙,成长为市七中2024届文科励志班班主任,市七中第二教学部副主任,攀枝花市骨干教师,谈起未来,他的眼睛不由得透出坚毅的光。
“稳住性子”做一名幸福的班级领路人
6:05手机闹钟准时响起,6:20准时走出家门,6:50到校吃早餐,7:15准时进入班级教室,这是他每天固定的作息。15年的班主任工作,他从学生口中的“刚哥”变成了“刚爸”,偶尔也跟学生戏谑:“希望你们高中毕业时不要把我升级为‘刚妈’”,每当此时,教室总是荡漾起默契的笑声。作为班主任,他已经陪伴了五届毕业班,共计252名毕业生,他期望班级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肩上有责任”的人,三年陪伴孩子们慢慢学会成为优秀的人,习惯成为优秀的人,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
对待班级学生,他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仍记得,刚当班主任时,班上有一名学生,彝族,皮肤黝黑,身材高大壮实,家住米易县普威镇的高山上,年龄比班上其他同学大两岁。年长两岁换来的不是心智的成熟,而是桀骜不驯、不服管教,迟到早退,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样样“在行”。每次犯错后,学生不是反思检讨,而是抵赖诡辩,入学两年,学生的“罪状”数不胜数,班级学科老师均觉得难以管教,曾数次“闹”至学校德育科才得以收场。德育科领导软硬兼施,给予严厉处罚警示,称再不改过即勒令退学。学生的屡教不改让他头疼万分,但每每想起到学生家里家访时,辗转五个小时,看到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他的内心又升起不能放弃学生的念头。这天,学生又因公然顶撞语文老师被“扭送”至德育科,最终被勒令回家待考。当他心急如焚地赶往德育科,得到德育科不接受任何人“求情”的答复。不一会儿,学生背着书包,眼角挂着泪水,来到办公室深深地给他鞠了一个躬,抬起身来已经难以抑制抽泣声,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读不成书了,那我就走了,谢谢您”!看着学生的眼泪已经浸湿衣襟,突然想起高二时他的父亲三年来第一次下山,到学校求情时的情景。他追了出去,在学生迈出校门时叫住了他,对学生说:“你的泪水告诉老师你是真的知错想改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争取最后的机会”。于是,一天的“纠缠”,第一次公然顶撞领导,甚至竭斯底里地吼出“如果学校就这样把他赶走,那学生就毁了,学生的家也毁了”。领导似乎被他“唬住”了,终于答应再给学生最后一次机会。此后,这个孩子像变了一个人。还记得参加高考的途中,这个孩子刻意坐到他身旁,破天荒的跟他聊起了想考的大学和想学的专业。虽然高考仅考了328分,去了一所大专院校,但曾经那个不懂事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甘孜州的一名人民警察。每年教师节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看到学生朋友圈三口之家的照片,刘刚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内心不由泛起幸福涟漪。
班级管理中,他常告诫自己“不要急,慢慢来”。所以,班级事务事必躬亲,听到学生晨读的郎朗书声,看到学生课堂的专注状态,每天跟随学生一起出操,他的内心会感到无比踏实与幸福;他常告诉孩子们“我陪伴你们的三年也是你们陪伴我的三年,你们不断成长的三年也是我不断成长的三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班级先后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市级“先进班集体”、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自2021年9月担任市七中2024届文科励志班班主任以来,历次统考中,在生源欠佳的情况下,班级至少两人以上入围全市文科总分前十名,四期考试中班级学生易希蕾更是勇夺攀枝花市文科总分第一名;在各类竞赛中,班级学生也斩获颇丰:第19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王妤萱、晏梓翔斩获四川省一等奖;第19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刘芯蕊斩获四川省一等奖;王妤萱及家人主演拍摄的作品《青语清风—风吹过的地方》入选“攀枝花好家规”优秀作品展播。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他收获了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自己也成长为攀枝花市市级骨干教师、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学能手、攀枝花市优秀共产党员、攀枝花市新教师岗前培训导师、攀枝花市桑梓伦名师工作室成员,这是他作为“老班”的专属幸福。
“迈开步子”做一名幸福的年级勤务兵
2021年8月,刘刚担任市七中第二教学部副主任,走上管理岗位。虽然对学校委以重任满怀感激,但经验尚浅,工作中总是放不开手脚,学校领导看出顾虑,鼓励他只管“迈开步子放心干”,于是在年级工作上他更舍得花时间,愿意想办法,遇到事情总是想到“不要等,马上做”,慢慢的年级党建、宣传报道、文化建设、教师工作、学生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工作都先后主动挑在肩上,虽然担子重了,但也成长了。
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学校领导的教诲“作为年级管理者,要求老师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于是值班上学期间,不论早、中、晚,总是提前10分钟站在教学楼前准时吹响口哨,提醒学生迅速进入教室开启学习模式;放学时,总是提前10分钟站到学校门口仔细检查学生走读卡和请假条。只要有重要考试,他总会把自己的闹钟往前调5分钟,这样就可以保证7:10能从一楼教室开始巡查各班早读状态。每当学生听到哨声而加快脚步,每当年级学生吼出响亮的班级口号,每当年级老师远远的从操场走来,会心地点头致意间,又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生活中,年级年长教师习惯称呼他“小刘主任”,年轻教师习惯叫他“刚哥”,更有教师揶揄道“最喜欢看你微笑时脸上的两个大酒窝”。由于每天准点到校,他总会“抢”到离教学楼最近的停车位,时间久了,年级老师很有默契的把这个车位划作他的“专属车位”,偶尔哪天车停在了其他地方,老师们总会玩笑:“你的车为什么没停在这里?”他总是笑着答道:“明天我努努力,争取整改!”在与老师们默契的笑声中内心浓浓的幸福感不禁荡漾开来!
“撸起袖子”做一名幸福的德育提灯人
2008年,初到攀枝花,当第一任师父--省级骨干教师谢子明在黑板上随手画出世界地图,震撼于教室里学生整齐的惊叹声;2016年,初到七中西城校区,当看到第二任师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桑梓伦爱生如子,潜心耕耘,折服于其炙热的教育温度。他告诫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要努力成为像师父一样的“天花板”班主任。于是,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用心做事,用情育人,不断雕琢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2015年4月,他承担《诚信在我心》主题班会示范课,面向全市各高中学校的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勤于思考,勇于钻研,不断提升班主任工作科研、教研能力。2022年3月,主研的省级课题《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增值评价实践研究——以“自主发展”为例》完成开题,目前正进行中期检测;年级管理中,为了实现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地整体提升,创新开展班主任教研“周交流、月展评”制度,并于2023年7月,向年级班主任做《知行合一,赋能增效》班级管理专题讲座。由于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8月,刘刚受邀参加攀枝花市新教师岗前培训。在三个小时的培训中,他面向新入职教师做了题为《内外兼修,向阳而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看着新教师们专注的神情,隐约看到若干年后的他们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为又一批年轻人提灯引路,指点迷津,内心不由盛开出一片幸福的花儿。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具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在信仰中锤炼自信的气质、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也需要具有脚踏实地的定力,在生活点滴中打开思维,深入发掘,精于研究。他相信,只要把自己开成一朵花,春天就永远不会走远;他相信,只要潜心专注教育,也能在平凡中开启不平凡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