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新闻动态

名师引领促成长 合作研修攀高峰——市七中高2025届历史组教师参加全省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3-07-17 点击率:4006

捷报频传的七月,为了精准把握“三新”背景下的“教、学、研、考”,在省市教研部门的组织领导下,我校积极组织高二年级历史教师从71315日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参加全省培训活动。

贵州省教研员张文英老师为我们带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与反思》的专题讲座。她既从强化顶层设计、强化课题、强化组织领导及强化学习培训四个方面谈了贵州省级层面的探索,又从调研推进课改,探索组建团队进行课题研究、探索多样化教研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历史学科领域的探索。她号召全体教师争做“脑中有标、胸中有材、目中有人、脚下有路”的“四有”教师,提升“课标解读、教材运用、与学生共情、教学设计撰写”四种新能力。

对于即将使用的选择性必修教材,怎样做好它与历史必修教材的关联,怎样让选择性必修从传统的基础课转变为探究课,北师大李帆、郑林两位教授分别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解读与分析”和“选择性必修23教材分析与建议”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讲座。

李帆教授强调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只关注教材,还应了解学界的前沿信息。他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宋教仁之死”以及“二次革命”与政党政治的失败是怎样的关系,引发了老师们深深的思考。他以严谨的学者风范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个案分析,老师们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教学永无止境,对教材研究的深度仍要加强。

  

郑林教授首先结合教材具体实际,向我们展示了选择性必修教材“多角度、内容新、要求高”的特点,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用具体的试题向我们展示不同能力层级的要求。其次他从教材知识结构和教材栏目设计两个方面对选修教材进行了体例结构分析,向我们呈现掌握单元重点及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最后他从单元目标和探究问题设计及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两个方面出发,向一线教师呈现了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培训最后,黄牧航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的、精彩的讲座。他既是大学知名教授,又是深耕一线的高中教育者,他以“高二历史选必课程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为主题,阐释了关于推进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展示了推进高二选择性必修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他强调“如不能提高学生成绩,任何课改都是无效的”,引发了老师们的共鸣。他从立足教材、设计主题、创设情境、史料研习、任务驱动、原创试题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备课的过程和思考,他以《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和《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为课例,向老师们展现了一个学者和教育者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学习是短暂的,但受益是长久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受到名师讲座的启发,纷纷谈及自己的思考:

通过三天培训,我更加明白了新课改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学生是否优秀不是单纯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是否学到了、掌握了优秀的思维方式,下学期我要更加坚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何修国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更应该好好研究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评价标准,再结合学情实际,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设计对应的练习试题。            

               ——辜良超

三天的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课,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注意好几个环节:研究透课标和教材,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贯彻好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处理好初高中各阶段教材之间的关系,把握住每课的重点与难点,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李欣

为期三天的培训,让我明白作为教师的我是新教材的执行者。因此我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拓展学科视野,把握学术新观点;最后要学会反思。               

                  ——郑丹

为期三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教育的路正在进行。如黄牧航老师所说,最好的教育是好好备课,带着疑问备课,在常规的知识里面发掘新意,让历史课堂在生动中渐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应该就是当下最好的教育。老师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深研教材,立足三尺讲台,做到有作为、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