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进一步强化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助推攀枝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13—15日,我校第一教学部高2025届语文备课组在西城校区集中参加了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线上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的专家既有高校教授,也有一线教研员,内容上兼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高中语文课标修订组成员计静晨从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结构等方面对选择性必修教材进行了解读并就一线教师“完不成教学进度”等诸多现实问题给出了有效建议。东北师范大学博导徐鹏教授从核心素养的建构出发,分析国际国内核心素养的异同,结合我国语文核心素养的特点和语文学习任务群相关内容,提出“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具体建议。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黄其科从认识新教材、感知新高考、考试与教材关联以及教学与考试融通四个方面分享了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关联与融通策略,他从思维层次、审美高度等方面深研高考试题的经验和做法给老师们深刻的启示。中小学语文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吴欣歆教授则从教学评价入手,带领老师们深入研读课标,思考教学及评价的有效落实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培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老师们认真聆听,深入研讨,对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观都有了新的认识。每位老师都做了满满的笔记,收获颇丰。
陈放老师心得体会——
四堂讲座从四个角度涵盖了教材解读、课型选择、试题研究、教考评价,精彩纷呈;指向核心素养和任务学习,实例举隅,导向明确,令人豁然开朗。
李占锋老师心得体会——
总有一些先锋者,他们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地为我们语文人做着科学而又开创性的努力,各位老师的讲座告诉我们未来的语文出路,大单元教学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评价体系如何设计,如何做到精致,甚至极致,对于我而言,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正如王栋生老师所说的:美好的生活在于耐心。我想说的是:美好的语文也在于耐心。
魏雪飞老师心得体会——
专家讲座,高屋建瓴,指导课改,事半功倍。专业权威的讲授与解读,让新课程新课堂思路更清晰,让新理念新意识更深刻,让新方法新形式更高效。围绕语文学科教学核心素养,用新课程标准来研究新教材,用新课改观念推进新教法,用新教育眼光审视新课程评价标准,切实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推动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杨雷老师心得体会——
新教材教学一开始让人忙乱而迷惘,是因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无取舍,教学策略上南辕北辙。本次学习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要从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出发提出教学目标,从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角度设计结构化和逻辑化的教学过程,从“教-学-评”一体的角度进行有效性、可视化的、进阶性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