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能有今天的高度文明和现代化,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包含了人类几百年来科学研究的结晶,希望同学们沉下心来安心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做一个有梦想、有定力、有益于社会的人。
——施一公
欢迎各位萌新即将在七中开启生物学习之旅,为使各位萌新在新的学习阶段初期不懵,下面给同学们几点利用假期衔接初高中生物学学习的建议。
一、提高兴趣是切入点
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门学科充满兴趣,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同学们在生活中多了解这门课在生活中的应用,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而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的用处,提高学习的兴趣。可以多观察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并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完成一些衔接教材中的实验,如专题一中的“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等有趣又容易的实验。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学到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
二、课前预习是衔接点
生物学科提前预习至关重要,它是衔接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难点和老师授课过程中解析疑难点的桥梁,因此,课前预习与否,预习得好坏都关系到生物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预习过程中可先通读教材,结合教材前的本节聚焦将重点的内容划出来,不懂的内容标出来,产生的问题记下来,使自己在后期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有的放矢。同学们可以利用较长的假期时间,结合衔接教材充分的进行预习。(PS:可在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上去下载电子教材)
三、联系实际是着力点
我们都知道,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为什么种花需要时常松土(了解呼吸作用应用的原理)?比如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有哪些,是什么造成的呢?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同学们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有关生物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时事热点问题。也可以充分的体验大自然的美,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制作树叶画、花叶画等,也可以养一颗洋葱,种一颗豌豆,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等。同时还可以在家制作果酒、泡菜等,并去思考探究其中的生命奥秘是什么?
四、善于思考是突破点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充分的利用好衔接教材,完成衔接教材的课后练习。学习生物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生物学知识体系庞大而繁杂,简单了解的门槛低,但入门后掌握其精髓和获得“直觉”的门槛却非常高。生物学又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是一个很多研究手段都可以得到发挥的领域。因此,同学们对生物学研究感兴趣,那么还需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希望同学们不要满足于死记硬背枯燥的结论,而是要开动自己的大脑,弄清楚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实验设计的逻辑,学会欣赏科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