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新闻动态

你对攀枝花了解多少?15道题测测你的“家乡知识力”!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5-03-05 点击率:1562

  攀枝花,这座以花为名、因钢而兴的城市,承载着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也书写着新时代的转型传奇。你是否知道她的历史故事?是否了解她的文化基因?快来参与“攀枝花知多少”知识问答,用15道题检验你的家乡认知,在答题中读懂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创新!


15道趣味问答】

历史篇

1. 攀枝花市于哪一年正式建市?  

2. 攀枝花原名“渡口市”,其更名源于哪种植物?  

3. 三线建设时期的核心口号“不想爹不想妈,_________”后半句是什么?  

 

发展篇

4. 攀枝花被誉为“中国____之都”(提示:一种稀有金属资源)。  

5. 攀枝花从“钢铁之城”转型后,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是什么?  

6. 成昆铁路上的哪座桥梁被称为“象牙微雕”?  

 

文化篇

7. 攀枝花是中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城市。  

8. 本地哪个少数民族的“火把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 攀枝花苏铁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精神篇

10. 攀钢的诞生与哪一重大国家战略直接相关?  

11.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歌颂的是哪一群体?  

12. 攀枝花精神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哪两个关键词?(示例:奉献、创新)  

 

挑战题

13. 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建市、发现钒钛矿藏、三线建设启动、更名“攀枝花”。  

14. 攀枝花特色水果“____”助力乡村振兴(举一例)。  

15.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攀枝花精神,你会说什么?  

 

【参与方式】

① 先独立答题,记录你的答案  

② 下滑至文末核对答案,计算得分  

③ 转发推文,邀请朋友一起挑战!  

 

答题结果自评

✅ 答对12题以上:资深“攀枝花通”!  

✅ 答对8-11题:潜力型“家乡达人”!  

✅ 答对不足8题:快来补课,文末有知识点解析!  

 

 

【答案与解析】

1. 攀枝花市于哪一年正式建市?

答案:1965年  

1965年,毛泽东主席亲批成立攀枝花特区。来自上海、辽宁的5万建设者,在“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山扎营。他们用竹席搭工棚,靠人背马驮运设备,仅用5年便建成攀钢一号高炉,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

2. 攀枝花原名“渡口市”,其更名源于哪种植物?

答案:木棉(攀枝花树)  

1987年,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花开时如火如荼,正如三线建设者扎根热土的热情。如今,攀枝花大街小巷遍植木棉,市民说:“花开时,满城都是英雄的颜色。”

3. 三线建设时期的口号“不想爹不想妈,_________”后半句是什么?

答案:不出铁不回家  

1966年,19岁的电工张建华从沈阳来攀枝花,在工地写下血书:“不出铁不回家!”三年间,他和工友用土法炼出第一炉铁水,却因长期熬夜患上眼疾。他说:“看不见钢花,但听得见祖国的心跳。”

4. 攀枝花被誉为“中国____之都”。  

答案:钒钛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超百亿吨,但早期技术落后,钒钛被视为“废料”。1980年,工程师陈俊武带队攻关,研发出“钒钛高炉冶炼技术”,让废料变“国宝”。如今,国产大飞机C919的钛合金螺丝就产自这里。

5. 攀枝花从“钢铁之城”转型后,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是什么?

答案:阳光康养产业  

2012年,攀枝花利用年均2700小时日照,打造“康养+农业”模式。米易县昔日的矿区荒坡,如今建起万亩向日葵花海和康养民宿。北京老人李卫国连续8年来此过冬:“这里的阳光,能晒暖骨头缝儿。”

6. 成昆铁路上的哪座桥梁被称为“象牙微雕”?

答案:一线天桥(法拉展线)  

成昆铁路修建时,工人用钢钎在落差200米的绝壁上凿出“一线天”石拱桥。因地形险峻,水泥需用背篓一袋袋运上山。总工程师王昌邦说:“桥墩上的每道凿痕,都是建设者用命换来的勋章。”

7. 攀枝花是中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城市。

答案:花  

1987年更名时,市民投票选择“攀枝花”。退休教师王淑芬回忆:“当时有人说叫‘钢城’更响亮,但更多人选了‘花’——钢是脊梁,花是希望,这才是攀枝花的魂。”

8. 本地哪个少数民族的“火把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彝族  

红宝乡彝族火把节已传承千年。80岁的毕摩(祭司)阿鲁木呷说:“过去火把驱野兽,现在火把照人心。”2021年,火把节与VR技术结合,游客戴上头盔就能“穿越”参与古老的祈福仪式。

9. 攀枝花苏铁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答案:一级  

攀枝花苏铁与恐龙同龄,1980年时全球仅存2000株。保护区工程师刘小林为人工授粉,连续10年睡在苏铁林。他说:“雄株花粉只在凌晨3点飘散,错过一秒就得再等一年。”如今,苏铁数量已恢复至38万株。

10. 攀钢的诞生与哪一重大国家战略直接相关?

答案:三线建设  

197071日,攀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苏联专家曾断言“这里炼不出钢”,但技术员王成用算盘计算数据,用耐火砖砌出“土法高炉”。他说:“没有计算机,但我们有中国式的硬骨头!”

11.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歌颂的是哪一群体?

答案:三线建设者  

上海女工李桂兰18岁进攀钢,退休后让儿子接班,孙子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攀枝花搞钒电池研发。她说:“我们三代人,一代炼钢、一代炼钛、一代炼‘未来’。”

12. 攀枝花精神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哪两个关键词?

答案示例:奉献、创新  

019年,90后博士陈阳放弃海外高薪,加入攀钢研究院研发钛合金。他说:“老一辈用算盘打江山,我们要用AI闯新路。攀枝花的精神,就是永远敢为‘不可能’。”

13. 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建市、发现钒钛矿藏、三线建设启动、更名“攀枝花”。

答案:发现钒钛矿藏(1936年)→三线建设启动(1964年)→建市(1965年)→更名(1987年)  

1936年,地质学家常隆庆发现攀西铁矿,却在战乱中无奈封存笔记。30年后,三线建设重启这份“地下宝藏”,常隆庆弥留前喃喃道:“矿石醒了,我该睡了……”

14. 攀枝花特色水果“____”助力乡村振兴。

答案:芒果  

1996年,农技员黄明在盐边县种下第一棵芒果苗。如今,攀枝花芒果年产值超40亿元,果农张秀英说:“以前背矿石磨破肩,现在种芒果盖新房,这果子比钢还‘金贵’!”

15.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攀枝花精神,你会说什么?

示例答案:“在荒山种下钢铁,从石头里开出未来。”  

2023年,摄影师阿杰拍摄的《钢城与花》登上《国家地理》:照片中,攀钢高炉与满城木棉同框。他说:“这座城告诉我,最硬的钢铁,也能长出最柔软的花。”

每一道题都是城市记忆的碎片,每一次回答都是对攀枝花精神的致敬。无论得分高低,愿你在答题中重新认识这座英雄之城,成为家乡故事的传承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