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改革落实,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中关键作用,不断提高政治课程教育教学实效,3月3日下午,我校及盐边中学、攀枝花爱德实验学校政治组联合开展了校级大教研活动,围绕“三新”课堂展示及试题讨论展开了研究。市教科所副所长邓勇、市七中校长李刚现场莅临指导。
在课堂展示环节,高一年级的陈奕洁老师在“三新”背景下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展开了议题式教学,以“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江山路”充分带领学生感悟党的领导充分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发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力量。
在新高考试题研究环节,高一年级的李焱老师围绕“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变’与‘不变’”并以山东卷第17题为例进行了试题分析,根据试题特点相应衍生出了变式题,由此给出了教学建议。高二年级李文文老师从命题理念、解题思路、研究成果、命题原则、教学启示5个层面分享了《立足十年高考真题,突破哲学价值观的研究》从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立意、知识基础纬度详细演绎分析了近10年哲学生活价值观部分的命题规律,启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与教材融会贯通,训练学生思维纵深能力及拔高技巧。高三年级的田甜老师则分享了“三段论推理”在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中的高频应用,并分别从应用频率、内涵、例子、运用范围、高考真题及变式训练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三段论推理”应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应当如何应对与处理。
在最后的点评环节,我校课程指导中心主任时金柱、政治教研组长周学峰、高一备课组长钟明礼、高三备课组长杨兴奎针对本次课堂展示与高考试题研究展示分别指出了优点与不足,并从“三新”改革的时代背景、理念与思路、依据与基础、内容与特色、结构体系展开,强调在“三新”背景下,教师要以研读新课标、吃透新教材、构建新课堂为目标,要具有典型情景创设能力、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与试题研究推进。
教科所副所长邓勇对本次教研活动作出了简单评价并对政治课程“三新”探索提出了相关要求。认为“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作用独特,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不可或缺。
邓所长在阐述“三新”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时着重强调了大单元教学,指出思政课要抓住大概念,上出“政治味”,实现生活化,最终实现“育真人”。同时,邓所长也指出了各政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五个新”,即:深刻领会新课标,更新教师教学新理念;认真研读新教材,明确课堂教学新目标;了解课程新结构,理清课堂教学新思路;根据课标新要求,科学设计教学新方法;全面分析新高考,及时应对考试新变化。在邓所长的讲解中,大家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下如何上好思政课、做好高考试题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最后,李刚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李刚校长提出,在教学中必须始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并围绕“情境创新”提出了一个“为何”与两个“如何”,即:为何要在思政课堂上创设情境?思政课究竟要如何创设情景?如何利用情境创设促进学生发展。这三个问题引发了所有老师的思考。同时,李刚校长对市七中政治教研组下阶段的工作做了布署,明确各位教师要进一步聚焦“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讨与高考试题探究,充分挖掘相关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注重多样化评价方式,上好思政课,当好学生领路人。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三新”改革推进,教研永远在路上。我校政治教研组将进一步开展系列特色教研活动,推动各位教师以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打造高质量高中思政课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