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因为疫情攀枝花按下“暂停健”时,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三尺讲台到战“疫” 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我们看到了无数教育人的身影, 那么动人!那么伟岸!
向您们致敬!奔波在抗疫一线的市七中第二教学部教育人。

舍小家,大爱为怀--政治老师李文文、数学老师贾坤
李文文老师的孩子是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本该由家长陪着上网课。但她忙着备课、上课,没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作为教师她只能“舍小家、为大家”,让自己的孩子独自上课、独自学习。也因为她的“以身作则”,小家伙也表现超越年龄的成熟,在客厅认认真真地独自上着网课,被问道为啥突然这么懂事时,孩子这么回答:我要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好好学习,不捣乱,让妈妈好好上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贾坤老师在疫情期间,依然勤勤恳恳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家中三人因为疫情困在三个区,贾坤老师及丈夫只能一个在西城校区和一个花城校区,各自坚守岗位,家中的幼儿在东区只能托给年迈的姥姥。突发的疫情和封控,没有任何生活用品的情况下,夫妻俩都毅然选择了坚守学堂,舍小家为大家。贾老师为了工作时不被情绪影响,强忍着对儿子的思念而不敢打电话回家。在这段期间,贾老师在课堂里传递着关爱和温暖,陪学生们一起抗疫,一起迎接曙光。

越是艰险越向前--地理老师蒋燕琴、生物老师蒋吉军
蒋燕琴老师,积极积极响应年级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一面给校外滞留学生上网课,一面给在校两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作为班主任,在疫情期间日日夜夜守护着自己的班级。其中有1个学生从会理赶过来后被封控在仁和,为了不让这个学生掉队,蒋老师安排专人每天为该生调试设备,跟班上网课,同时每天打电话关心该生的心理和学习,并想尽一切办法使该生早日回班上课。蒋老师家里还有两个小儿子,但面对41个学生,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她也对自己的孩子说:哥哥姐姐们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妈妈要守护他们,你们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为了安慰学生,蒋老师组织家长送来慰问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从而安心学习。
蒋吉军老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和班主任,他说:自疫情突发以来,我就是25班54名学生的主心骨,也是他们背后上百名家长的定心丸。我一直在学校陪伴学生们学习和生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每天从学生早读开始巡班,一直工作到晚上学生晚自习后查寝结束,才能放心地休息,时时刻刻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我和他们同在,不必恐惧和惊慌,保持镇定,安心学习。对于处于静态管理中未能返校的同学,我利用班级电脑开启钉钉直播线上课堂,让他们和教室同学同步上课。对于在校有些焦虑不安的同学我也做了单独的心理辅导,让他们静下心来找准目标安心学习。

踏实勤勉,冲锋在前--语文老师罗元华、物理老师蒋志龙
刚和学生谈心结束,她赶紧回办公室批改作业。她是语文老师,是高二八班的班主任,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罗元华。
攀枝花疫情形势严峻以来她一直忙碌着。她要摸排清楚未能及时返校学生的情况,要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关照,要为在校学生上课,也要为未能及时返校的学生上网课。要不是电话那头孩童的哭声,我们还不知道,她的丈夫也在单位保证生产,她的幼小的孩子只能和年迈的奶奶在家面对汹汹疫情。可是她毫无怨言,把所有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她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
17班班主任兼物理教师蒋志龙老师,在疫情期间,没有轰轰烈烈的优秀事迹,唯有对班上孩子陪伴和付出,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都在学校默默无闻的照顾着班上每一个小孩,家里两个孩子和父母都无暇顾及,正因为他的付出,使得家长放心、学校放心、班上学生舒心。
在市七中第二教学部,像以上那样“以校为家,甘愿付出”的老师太多太多....
他们每位老师都是七中的一面旗帜!相信疫情很快就会结束,坚持下去,我们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