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新闻动态

高2022届姜吉林:母校,我将带着您的嘱托远行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22-07-04 点击率:2595

我郑重地填下自己的大学志愿,也给自己的高中岁月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叫姜吉林,攀枝花七中2022届15班学生。今年刚参加完高考,考了677分,全市第三名。老师说,如果排除前两名从成都回来考试的学生,我也算全市第一名了。

对我而言,不管是全市第一还是第三,这个虚名已没什么意义。把会做的题目做起,把该得的分数得到,在高考场上稳稳地发挥自己的实力,不留遗憾,这就是我理想的高考,而事实也正是这样。

这是激情之后的沉稳,是厚积之下的实力,是犹疑之后的自信——这些都是七中,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们交给我的。

还记得2019年9月,我以中考664.7的成绩进入七中。这样的成绩在班上也就中等偏上吧,从来没想过要去争什么全市第一,认为那样的事情自有“高手”去做,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但班主任杨清松老师却改变了我的想法。

他把“投桃报李”四个字挂在黑板上方,并给出“新解”:没有“投桃”的付出,也不会有“报李”的收获,学习上“成绩”和“努力”的关系从来都遵循“投桃报李”的法则。杨老师教数学,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全市“十佳班主任”。他在讲课之中总会有意无意给我们渗透这“投桃报李”的哲学。慢慢地,在他的课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数学知识,还听到了许多励志的故事。他给我们讲学校的精神“自动自发、自强不息”的意义和内涵,讲学校优秀校友、无臂少年彭超的成长故事,讲七中是如何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逆袭的……听得多了,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开始了莫名的躁动。

直到有一天,杨老师告诉我:你很有实力,拼一下,全市前十名,甚至全市第一名都很有希望。那时,我内心的“躁动”便有了奔跑的方向。于是我告诉自己要像七中精神要求的那样——自动自发、自强不息!

我报名参加了物理、化学的竞赛班,请求年级牟厚均主任把我收进培优班,我想努力,我要努力,我要马不停蹄地努力奔跑起来。除了看书学习,我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文体活动等,于是我获得了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称号,获得过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省三等奖,在全市统考中得过第九、第四、甚至是第一名的成绩。

三年来,我有幸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遇见了许多有爱、有才、有德的良师。三年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学在七中,乐在七中,成在七中”的成长心路。每次集会牟主任都会让我们大声呼喊年级的口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说精神创造奇迹,奇迹见证伟大,希望我们能传承七中精神,书写七中辉煌。每每念兹,心中仍不免一阵激动。“自动自发、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文字已经深入脑海,变作意识和信念,直达每一根神经。

感谢您,我的母校!

来到七中,是我站在青春路口最正确的选择。七中,是莘莘学子焕发精神的沃土,是放飞梦想的摇篮。这里有实事求是的学校领导,有严谨务实的年级主任,还有一大批勤奋踏实的优秀教师。说到这,我必须要感谢2022届15班的老师们:班主任杨清松老师自不必说,不论男生女生,都发自内心认可这位如兄如父的“男神”;语文陈放老师,博学豁达;英语袁怛老师和蔼可亲;物理牟厚均老师,同时也是严谨务实的年级主任;化学张潇云老师,永远都是激情澎湃,还是四川省特级教师;生物周述琦老师,温柔体贴,思路清晰。老师,你们的谆谆教诲,你们的务实认真,无一不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你们就像源源不绝的泉水,又像深厚肥沃的土壤,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茁壮成长的力量。

感谢您,我的老师!

少年需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一切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汗水的浇灌。一路走来,正是有了老师的鼓励、学校的教育,才有了高中三年珍贵的奋斗足迹,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此刻我突然意识到杨老师所说的“投桃报李”还有另一层深意,他希望我们都能带着感恩之心前行。

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七中留给我的拼搏记忆,留给我的生命滋养,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母校,今天我将带着您的嘱托远行;未来我将带着一身荣光回来!

祝福攀枝花七中,我的母校,愿您如同枝头绽放的攀枝花,永远火红!